一、科室的创建与发展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为全国最早建立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之一,1980年在医院内科中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组,1984年神经内科正式成立,李如奎为第一任科主任,开设病房床位20张,同时开设脑电图、肌电图、脑诱发电位检测室。1986年成立上海中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负责上海中医学院《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任务。1993年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建立上海市中医脑病医疗协作中心。1995年医院搬迁至大柏树新址后,科室不断扩建,床位数逐渐增加至40张,同时承担神经内科的急诊医疗工作。1999年汪涛担任神经内科第二任科主任,带动科室进一步发展,2008年开设神经内科急诊,2009年开设卒中单元,床位增加至85张,并将肌电诱发电位检查室、多普勒超声检查室、微栓子检查室等功能科室合并入神经内科。近三年(2007年-2009年)科室各类业务核心指标不断突破,年出院人数分别为608人、872人、1363人,年门急诊人数分别为15827人、24094人、29712人,月周转率分别为1.51%、1.96%、2.18%,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1.97天、20.14天、16.69天。经过近三十年的科室建设,科室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科研队伍,拥有稳定的病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医疗与学科发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展
神经内科从1984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至2010年科室拥有医师18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研究生导师4名,博士2人,硕士6人,在读研究生4人。床位数从1984年的20张逐渐增加至2010年核定床位64张开放床位85张,并且拥有脑电图室、肌电诱发电位检查室、多普勒超声检查室、微栓子检查室等功能科室。
建科近二十六年来,神经内科成功救治了大量重危、疑难病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疾病、血管性痴呆、肌病、脑变性疾病、头痛、癫痫、脱髓鞘疾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诊断经验和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治疗优势。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在运用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的同时,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将循证医学证实有确切疗效的西药与祖国医学长期实践证实有疗效的中药、针灸和推拿等中医治疗相结合,建立针对患者的融合西药、中药、针灸、推拿、康复为一体的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打破单纯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传统观念,制订了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眩晕、头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方案及临床诊疗路径。目前开展的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注射液、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足浴治疗、针灸以及融合在康复治疗中的推拿手法等;科室自制制剂有还真颗粒、神宁颗粒等。经过不懈努力,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形成了科室的特色:①抓住脑血管病这一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作为科室发展的重点,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目前的形势下,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针灸科、康复科合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学科合作预防、治疗系统。②对西医难以治疗的疾病,如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运动神经元病变、肌病、脑变性性疾病等,进行重点临床研究,在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所突破。③对头痛、心身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的病种,保持疗效,发扬特色。
神经内科卒中单元于2009年5月5日在医院病房A楼7楼正式设立并运行。其开设是医院发展的需要,并建立在我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和针灸科等科室多年的临床和科研基础之上。卒中单元秉承现代医学卒中单元的管理理念,以多学科合作、中西医结合、中医早期介入和早期功能康复为特色。卒中单元规模:核定床位24张,实际开放33张;以神经内科医生为主(5名),康复科(1名)、针灸科(1名)医生参与的架构;卒中单元与神经内科急诊一体化管理模式;由神经内科副主任张云云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
卒中单元专门收治急性卒中患者,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多学科联合,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针灸、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兼顾患者急性期治疗、早期功能康复和二级预防。中西医结合建立针对患者的融合西药、中药、针灸、推拿、康复为一体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打破以往中医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传统观念、以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分割的局面。在脑卒中早期介入中医治疗(中药注射液、中成药、中药饮片口服、中药足浴治疗),并早期开展功能康复(针灸、揉合推拿手法的康复治疗)。
2009年12月卒中单元(包括神内急诊)独立考核,2010年6月开展了岳阳医院第一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也是上海市中医医院的第一例溶栓病例。卒中单元成立以来,完成上海市中医脑血管病优势专科建设项目,负责和参与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重大项目共4项,是国家中管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发表卒中相关文章十余篇。
功能科,开设于1995年,以神经电生理及经颅多普勒临床应用及功能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为特色,2004年成为上海市颅脑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1995年起开展多普勒超声、肌电图及诱发电位等检测项目,2003年开设微栓子监测项目,2004年开设认知诱发电位及关联性负变等检查项目,2008年合并入神经内科。
三、教学工作的发展
1986年成立上海中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该教研室负责上海中医学院《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前由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代授),同时承担《西医诊断学》、《内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及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实习和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神经病学》教研室每年带教本科学生50人左右,完成课堂教学近200学时,小讲课约50次,每年举办院内讲座1-2次,课堂教授《神经病学》、《西医诊断学》、《内科学》等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临床见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并进行论文答辩和技能考试等。指导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专业课,教授《神经病学》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神经内科急诊处理能力,指导本学科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等,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30人。
2007年-2008年《神经病学》教研室承担完成了教学课题《PBL教学在神经内科教学查房中的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八期课程建设)。
四、科研工作
神经内科成立至今,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和机理方面不断开展科研,成绩显著,主持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重大项目课题1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4项,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1项,岳阳中西结合医院院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各种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100篇。
已完成课题:1995年-1998年承担课题《平颤汤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年-2006年承担课题《电针防治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CGT、Calpain II调控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中药对高糖诱导的雪旺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上海市教委自然基金),《电针防治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上海市卫生局)。2004年-2007年承担课题《针药结合治疗对帕金森氏病神经递质调节机制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评价与技术规范化研究》(上海市卫生局)。2006年-2009年承担课题《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
在研课题:2007年-2010年《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评价研究》(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重大项目),2010年-2012年《平颤解郁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研究》(上海市卫生局)。
获奖情况:2009年神经内科作为分中心参与课题《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获200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神经内科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课题《脑内微小病变及其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获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奖。
五、科室规划和展望
神经内科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又遇到了飞跃发展的机遇,总体发展规划是把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力求提供更高水平地医疗服务。
1.不断提升科室诊疗水平,制定出一系列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路径,定期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加强业务学习,不定期邀请各科室主任进行科内讲座。积极开展以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头痛、认知功能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心身疾病等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强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专科门诊,争取开设痴呆、神经心理专科门诊,并走进社区为广大的患者服务。
2.加大神经病学教学及科研力度,在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立起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科室医生参加课题研究、发表论文、投标课题,对工作状态好的医生及时表彰、鼓励,形成竞争机制。
今后的神经内科将进一步从医、教、研等方面继承和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全科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将科室建设成为有鲜明特色的一流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组是一支富有朝气、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具有较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集体,共有成员14名,承担着53张床位的临床护理工作。目前科室有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其中护理本科生4名,大专生10名,在读本科8名;有星级护士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科室秉承"人道、博爱、奉献"南丁格尔精神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本着"温馨服务、快乐服务";"始于患者要求、终于患者满意"的护理理念,从管理创新和持续改进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优化服务管理流程、细化服务管理入手,用满腔热情和无限爱心彰显了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护理班组立足岗位,圆满完成医院各项工作和任务指标。在护理中凸显中医护理特色,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开展辨证施护。护理质量在院内名利前茅,专科护理质量得到病家的广泛好评。工作之余还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其中科室发表护理论文6篇,完成局级课题1项,参与上海市教委、国家科技十一五项目 2项。一人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批优秀青年护理人才计划"并顺利通过。
科室曾获 "上海市共青团号",上海市 "文明班组",上海市"500强智能学习型班组",上海市医务工会"迎世博文明示范窗口", 获医院"巾帼文明岗"及"巾帼文明示范岗", "管理年先进集体",院首批"温馨病房"等称号。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4日
星期四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
4月20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4日
星期四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