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分泌科的创建和发展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正式成立于2003年5月。1995年9月即开设内分泌专科门诊;2002年5月开设病房3张,2003年增加病床至6张,从而正式成立内分泌专科。2006年9月~2007年12月,内分泌专科划入中医内科,成为内分泌组,床位13张。随着学科的发展,2008年1月内分泌又独立成科,设有核定床位20张。经过几年的努力,科室逐渐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综合学科,目前已开设内分泌科普通及专家、特需门诊、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专病、甲状腺专病、代谢综合征专病等特色门诊;核定床位20张,实际开放床位24张。科内现有临床医师共7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硕博士比例高达86%。
二、学科特色与成就
科室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基础疾病、疑难疾病和危重疾病治疗的技术水平,加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增强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领域创造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及代谢病专业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科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其中在糖尿病方面:应用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中医药对胰岛细胞保护和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治疗,并对糖尿病血管及神经并发症进行防治,同时发挥西医优势,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对糖尿病的强化治疗;在甲状腺疾病方面积极开展甲状腺诊断学穿刺及甲状腺疾病的各种免疫学检查,针对西医对此类疾病无特效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中药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以上工作在临床上均取得明显疗效。在总结既往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起科室成员自拟了一系列特效中药复方,如代谢1号方、2号方、3号方、抗甲1号方、2号方分别针对于代谢综合症、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病变,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等疾病,目前以协定方形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
在科室同仁共同努力下,科室近七年来获得多项荣誉,2003年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的称号,2008年评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评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代谢病单元),2010年评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并以协定方为内容申请专利一项。
三、医疗工作
科室自1995年开设内分泌门诊以来初期以糖尿病患者的门诊诊治为主,每次门诊量约30人左右,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科室人员的不断配备和2002年以来病房的开设,内分泌科仅用一年的时间已逐步完善专科专病建设,于2003年正式建科不久就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的称号。之后,在杨宏杰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同仁共同努力,在继续保持原有治疗特色的基础上,治疗范围由既往的糖尿病为主发展至各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同时加强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建立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单病种特色治疗,疗效显著,深受广大病家和兄弟医院好评,但因床位数的限制,科室业务拓展仍受到一定局限。随着2008年科室床位数扩张至20余张,科室发展如火如荼,门诊和病房业务量直线上升,目前已开设内分泌科普通及专家、特需门诊、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专病、甲状腺专病、代谢综合征专病等特色门诊,周一至周六全天开放,科室门诊量已达36000余人/年,病房超满负荷运转,出院病人达600余人/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门诊人次增长200%,出院人次增长100%,涉及病种包括糖尿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骨质疏松、内分泌性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原醛综合症等多种内分泌疾病,其中对糖尿病、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疾病已形成明显学科优势,具体表现为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上述疾病,其中在糖尿病方面:于2005年引进当时非常先进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设备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效果,同时应用益肾健脾法对胰岛细胞保护和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治疗,应用温肾活血祛瘀法治疗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在甲状腺疾病方面积极开展甲状腺诊断学穿刺并完善甲状腺疾病的各种免疫学检查项目,针对西医对此类疾病无特效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中药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以上工作在临床上均取得明显疗效。同时在总结既往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起科室成员自拟了一系列特效中药复方,分别针对于代谢综合症、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病变,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等,目前以协定方形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同时科室于2008年起积极与殷行、五角场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结对,实现双向转诊,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优势,不断扩大科室影响力。
四、科研工作与科技成果
科室长期坚持临床与科研工作并重的原则,科内成员分别承担、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市科委、教委、局级等各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余篇。其中已结题项目包括上海市教委课题"消渴常用中药及复方对PTP-1B的作用评价及机制探讨",863项目子课题"消渴丸循证医学研究"分中心研究,上海市静安区科委项目"灵芝汤剂治疗城市高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及机制探讨"等,目前在研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分中心"糖尿病足中医药综合防治方案的临床研究",上海市卫生局课题"芪贞降糖方对糖调节异常患者临床疗效及机制初探"等。并于2009年总结大量临床病例和科研结果基础上成功申请专利一项。
同时,在科室团队齐心努力下,2010年科室成员在科研上喜获丰收:杨宏杰主任以第二承担人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以第一承担人获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一项,何燕铭医生以第一承担人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科内成员通过近一年的基础工作,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完成了题为《Polymorphisms of eNOS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 meta-analysis》的文章发表在 2010.11的《Mutagenesis》, SCI影响因子为3.541分,实现科室零的突破,并达到年内院内发表SCI文章最高分。科内何燕铭医生荣获医院2010年度"科技新星"的光荣称号。在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科室于2010年10月与上海交大药学院成功合办第一届"转化医学论坛"。参会者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日本神户学院大学药学部院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委宁光教授、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王文健教授、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傅大煦主任等,论坛共设主旨报告11个,内容覆盖糖、脂、骨代谢、细胞代谢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最新研究进展,深受业内同仁好评。
五、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
科室于2001年被授予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2名,先后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在研究生的指导中,以培养学生临床诊治思路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之余,创造机会给学生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科室每年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七年制学生的西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任务,于2010年评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任务,目前科内有师承导师王文健教授和杨宏杰主任,成长导师2名、带教老师3名。每月接收培养医生2~3名。
同时科室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不断提高科内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硕博比例,目前硕博比已高达86%。科内杨宏杰主任为上海市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培养人才,郑敏副主任医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流派传承继承人,何燕铭医师为院名中医工作室成员。科内有3名成员为上海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6名为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
六、前景和展望
内分泌科在岳阳医院尚属年轻科室,但也是医院最富有朝气,发展迅速的科室。自1995年白手起家发展至目前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在上海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学科,这与医院的大力支持和科室团队的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密切相关。
未来的内分泌科,将一如既往地注重临床工作,继续为广大患者服务,同时重视科研发展,加强各种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以临床带动科研、以科研发展临床,实现临床与科研的良性循环。全科成员将在杨宏杰主任的领导下,为科室的更快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7月8日
星期二
7月9日
星期三
7月12日
星期六
7月13日
星期日
7月14日
星期一
7月10日
星期四
7月11日
星期五
7月12日
星期六
7月13日
星期日
7月14日
星期一
7月8日
星期二
7月9日
星期三
7月10日
星期四
7月11日
星期五
7月12日
星期六
7月13日
星期日
7月14日
星期一